陈雪媚执笔“包厘街窗口”参展海报之一的“华埠门户”。(美国《世界日报》/尹英姿 摄)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纽约曼哈顿包厘街,这条南北纵贯华埠的古老街道是华人最熟悉的道路之一,从17世纪中期至今,从欧洲移民再到华裔移民,这条街已承载着曼哈顿下东城的历史积淀走过400年历史。近日,“包厘街窗口”(Windows on the Bowery)人文历史展览项目日前亮相包厘街64个历史地点,用64张海报,娓娓道来这条被称为纽约市历史最悠久街道的包厘街以及华埠的兴衰更迭。
“包厘街窗口”由包厘街邻里联盟(Bowery Alliance of Neighbors)主办,邀18位来自艺术、音乐、古迹研究建筑等领域的专业人士执笔,讲述包厘街及华埠的丰富历史人文。64张海报囊括了从且林士果广场(Chatham Square)到库柏广场(Cooper Square)由南向北沿途的64座历史遗迹,透过展览海报上的历史照片和文字介绍还原小区的历史面貌。
在美国出生和长大的陈雪媚(Amy Chin)参与“包厘街窗口”项目,以包厘街和宰也街(Doyers St)为切入点撰写64张展览海报之一的“华埠门户”(Gateway to Chinatown),讲述华埠百年发展历程。
“外族裔写华埠多写黑社会、恶势力,却看不到这个小区的华裔人文和风俗。”陈雪媚表示,“华埠门户”着重描写和挖掘华埠包厘街和宰也街街道的历史发展,涵盖文化艺术、餐馆行业、小区组织建立与发展等内容。她指出,在1890年前后,包厘街和宰也街的交界处起着华埠“大门口”的作用,是进出这个华人移民小区的最主要通道,承载的华裔移民文化与发展远胜于帮派厮杀。
虽没有住在华埠,但小时候几乎每周都跟着从台山移民纽约的父母到华埠吃饭或采购,令陈雪媚对华埠建立起一种不可分割的熟悉感,也让她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据她介绍,作为“包厘街窗口”的一部分,“华埠门户”准备工作从两年前就已开始,包括查询史料、挖掘和鉴定历史情况、以及为“包厘街窗口”筹款和宣传,但因展览海报篇幅有限,许多有趣的历史资料只能被“割舍”。
陈雪媚说,1860到1900年,有别于主流社会不愿雇用非洲裔员工的大风潮,由华裔开设的华埠中餐馆是最早一批启用非洲裔员工的行业,凸显华埠各族裔杂处共居、互相融合的特点。就宰也街而言,除了百年前曾闻名纽约的宰也街5号贵族式中餐厅“探花楼”(Chinese Tuxedo),在宰也街1号还曾开过一家书写中文对联的小店铺,这些有趣的史料和人文风俗,让人看到另一个时空下华埠展现出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