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移民美国的养老体验

字典 |

2017-01-13 09:45

|

推荐访问

美国移民经验

【 liuxue86.com - 移民经验 】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住在纽约长岛的大林最近有点烦,夫妻俩工作忙,老母亲一个在家变得越来越闷闷不乐。送去当地的55岁以上老年小区吧,母亲退休后才到美国,到那些主流小区就会面临的语言困境和文化冲突,未必能找到同龄伙伴。加之老人家在美国没工龄,负担不起到退休小区买或租房不说,“白卡老人”在这类小区又不如“自付老人”受欢迎。

  怎么办?经过一番考察,大林让母亲加入了纽约市华人小区一个提供长期护理的日托中心,对方派车接送,母亲白天在中心吃午餐打太极,下午回去为儿子一家做晚饭,空虚的生活又被填满,心情也大好。

  成人日托 居家养老受欢迎

  位于纽约市法拉盛41路(41 Rd。)的和美康成人日间护理中心内,像大林母亲这样的耆老并不少见。他们健康状况尚可,日常生活贫乏,到中心跟同龄人社交,上一些文化和技术课程,令身心面貌为之改观。在一把被三两会员包围的京胡传出的悠扬曲调里,中心吴主任出示了一张日程表,把来人引到正要开始上课的计算机班,指着笑嘻嘻排排坐的老人说:“我们这里的课程非常丰富,每天下午一点到三点上课,老人们很喜欢。”细看下来,日程表上还有英文、合唱、交谊舞、民族舞、京剧、粤曲、乐器、电子琴、国画、书法、太极、经络操等,简直像一所老年大学,不禁感叹老人们有福。

  吴主任说,很多住在附近的会员步行可达,但在两个街区以外,按管理他们会员长期护理案例的保险公司规定,就需要专车接送来回。有的会员住在长岛赛奥塞(Syosset),“我们的车在I495公路的41出口下去,把老人接过来。”

  近五六年间,在华社纷纷出现的成人日间照顾服务,俗称“成人日托”,不仅是亚太裔、南亚裔、欧洲裔等新移民聚居地的现象,也是美国社会老龄总人口增加的一个反映。成人日托作为长期照顾方案之一,从政府角度说,“白卡族”通过日托中心接受长期护理,比在养老院以及辅助生活设施(assisted living)要省钱。尽管有滥用,但总体仍有利管控白卡支出。与养老院月费平均6000多元相较,成人日托收费月均1500元左右。从受益人角度说,它是给婴儿潮一代多一个养老选择。

  当然,外国出生老年人口的确在逐年上升。智库移民政策学会(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去年一份报告显示,华人移民的平均年龄,比总体外国出生移民、以及美国出生人口的平均年龄都要大。华人移民的年龄中位数是45岁,而总体外国出生移民的年龄中位数是43岁,美国出生人口则为36岁。65岁及以上这一年龄组的比例,在华人移民中也比后两个人口群体要高。成人日托业在华社掀起的这一波浪潮,在填补新移民老人服务的缺口同时,也以其小区服务的形式迎合了华人传统上“居家养老”的观念,因很多老人都希望在失去自理能力前,尽量跟子女住一起、或住近些。

  已年届80,一头银发、精神飒爽的王瑞霞,穿着合体的连衣裙,在帝国成人日间护理中心的歌咏班里显得很出挑。把外孙带大后,王瑞霞总觉心里空落落的。她说,以前天天呆在家,整日看电视上网,腰酸背痛、心情郁闷。现在她一周三天去日托中心,一大早就巴望车来接。“女儿都说我像上班一样,到了时间就要去。”位于法灵顿街(Farrington St。)上的“帝国”虽不属法拉盛闹市,但墙上挂着艺术画、椅子有考究的雕花装饰,其优美的环境,加上厕所干净,令王瑞霞感到很舒心。“这里空气流通也好,地板不潮湿。一些人从别的中心转过来后,关节炎症状也减轻了。”王瑞霞说。来帝国中心这几年,被会员们尊称为“王大姐”,让这个在中国大陆教书一辈子的退休中学老师,生活多彩充满活力,感到一下年轻了许多。

  而白石快速路(Whitestone Expy)上的夕阳红老人日间护理中心,其选址可谓反映了地标性的华人小区法拉盛近些年来的外扩趋势。华人人口的增长,耆老移民的增多,让这家与主流机构杂处的设施非但没因距离传统华人聚居地较远而受影响,还吸引了不少对优质服务有追求的老人家。中心经理张伦介绍说,都是请专业营养师指导搭配,中心厨房自己做。他们还会参考各种健康食谱。

  促进社交 耆老服务在转变

  张伦跟会员间的互动亲切随意。他对老人的情况如数家珍,为他们一天天变得更健康和开朗而欣慰,也为有人离开而难过。一个会员背部长了恶性瘤,只能俯卧睡眠。他返回中心探望,一看到张伦就抱着他哭,对大家说:“舍不得老朋友,最后来看兄弟姐妹。”张伦说,因女儿工作忙,老人早就把这里当成他第二个家。

  在帝国成人日间护理中心,75岁的董龙光也为老伴情况好转而开心。他直言说,来之前,老伴看起来都有点痴呆症了,自从来到中心,和大家有说有笑,又参加了书法和绘画班,活络得很,和在家相比判若两人。来自上海,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的董龙光,在iPad班、摄影班等课程担任班长。他享受晚年老有所学的快乐,并在同学和教师、会员和中心之间起到沟通作用。老人们都喜欢找他照相,他为大家拍了美照后还会立即打印出照片来分发给大家,使得原本不喜欢照相的老阿姨也爱打扮、爱上镜了。

  “这里满足了大家的精神心理需求,我们有的姐妹,本来看起来很忧郁,来了以后,大家聊天,打牌,一起玩,都快快乐乐的。”王瑞霞说。

  与成人日间健康照顾(Adult day health care)的服务对象是糖尿病、气喘等慢性病老人,或需复健、有残障人士不同,成人日间照顾(Adult day care)设施服务有病但能自理的老人。新泽西媒体New Brunswick Today在介绍一间为印度移民服务的成人日托中心时指出,政府发展日托业,目的是提供社交场所和活动,延长白发族身心强健的时期,延缓进入养老院的时间,甚至让他们可以干脆不进养老院,在家庭和小区支持性服务中安度晚年。

  有调研显示,近年来随着耆老服务业的转变,养老院(Nursing homes)一线有整体衰退趋势,甚至有的也踏入日托领域,以期转变养老院是人生最后居所的形象。或许未来的养老院可以是一个帮助复健、回到独立生活的临时设施,而小区养老成为主流。

  独立生活 银发族更享自尊

  对于耆老服务业这些年来的变化,纽约老牌非营利机构华策会耆老服务部助理总监、兼曼哈顿人瑞中心主任伍宝玲颇有发言权。40多年来,伍宝玲见证了从联邦到地方上老人服务的逐渐完善和规模化。在1970年代她跟人瑞中心义工一同去养老院探访时,所见景象令她难过。“那时候里面住的老人大部分是独身。因为专业人员少,很多老人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吃过饭、服过药。他们平时只好绑手绑脚坐在轮椅上。”

  他们去看望的老人多年独居,精神不稳,常夜半敲邻居家门。但在他连续两星期没动静后,有邻居感到不对,跑去请伍宝玲陪她报警。当时人瑞中心尚未成立,伍宝玲在华策会的工作从耆老服务、青年服务,到儿童服务均有涉及。一行人来到老人门前,久敲不应,警员很有经验地告诉伍宝玲,“我们现在要闯进去,可能遇到‘埋伏’。你跟在我后面。我受过训练,知道怎么应对。”果然门一撞开,一把悬着的斧头连同其他东西劈里啪啦掉下来。惊魂甫定,他们第一个跑到卫生间,因为这是老人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没人。再看客厅,也没有。冲进卧室,只见他躺在床上,全身赤裸,口微张。送到医院,医生说:“再迟一天,就不行了。”又问:“谁做担保人?”伍宝玲心想,他无亲无故,我不做谁做?

  把老人救回来后,她想着不能再让他一个人住公寓。1969年伍宝玲成为华策会第一批正式职员,随首任行政总监、犹太裔亚伦柯恩去家访的过程中,也已发现耆老独居的问题:生病没人管,有人甚至“死在公寓两个礼拜没人知道”。她帮助老人申请了养老院,令他安度余年。然而,养老院的所见又令她放心不下,忍不住发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带着这个问题,伍宝玲去寻访不同耆老群体,听取需要并努力为他们实现。她很快意识到,单纯帮老人翻译文书、申请低收入福利和公寓,陪去看病之类社会服务“不能照顾老人的心理需求”,需要更全面的服务体系。人瑞中心1972年成立后,从华策会东百老汇会址一角的三张办公桌做起,于2005年迁到现址—原纽约警察总局所在的格兰街168号,伍宝玲多年不懈求索,如今华策会耆老服务涵盖从社会服务,到提供营养餐,开设各色学习班,以及庆祝中美传统节日等文娱社交活动,一个在养老院以外,让老人有尽量多时日安心独立生活的银发服务生态圈俨然成形。

  伍宝玲犹记得如何带领老人一起争取到市府营养餐。“华人耆老比较节俭,很少外出吃饭。他们认为外面吃也不一定卫生、营养。”1973、74年,她组织老人们戴上纸板厨师帽,手捧纸餐盒,在市老人局门前“烛光游行”,口呼:“有餐盒无饭吃。”呼吁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设计餐饭,终获老人局通过并拨款支持。营养午餐包括牛奶、果汁,外加一份中式套餐,比如粤籍会员爱吃的南瓜焖排骨和罗汉斋等,一口家乡的味道,让老人吃得舒畅踏实。

  迁到新会址即开放的计算机班,又让老人能够跟上生活科技新动态。“老人家学会了计算机游戏,再不寂寞,一个人也可以凑一桌玩麻将。给子女发伊妹儿,加强了沟通。我们还教老人怎么上网,怎么点进中文媒体网站,看新闻。”伍宝玲说,这样老人独自呆着时候,也有很多东西可以玩可以看。

  帝国成人日间中心与华人小区中心将合并推出更全面耆老服务。(美国《世界日报》/陆怡雯 摄)

  落地生根 华人养老需求增

  如今在华社,越来越多的盈利机构开始承办耆老服务。抚今追昔,伍宝玲对于人瑞中心40多年历程中,因应老龄人口变化而积极开拓服务模式,既感到自豪,又觉得仍有不足。

  “19世纪第一批来美国的是台山等地的广东人。”伍宝玲说,当时来的都是年轻人,开金矿或修铁路,做苦力,受尽当地人的欺负,后来更遭遇1882年的排华法案。且因他们是单身,在美国没家庭,到头来都愿意回国。“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在美国死去的,骨灰也要运回家乡。1943年才废除排华法案,华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直到上世纪中叶都还很少。加之华人信奉“沉默是金”,有需求也鲜少发声。

  “1946年,布朗士开出纽约市第一家老人中心,当时隶属于市人力资源局(HRA),面向低收入老人提供救济,包括申请粮食券、廉租房、医药补助,还提供心理咨询、早午晚饭等。”伍宝玲说,其他一些未开发国家国民或受迫害民族如犹太人,来的时候20多岁,赚了钱寄回家乡。到老了,有家归不得,落叶生根,就需要老人服务。

  “1965年移民法案推出后,开放移民,华人地区每年有几千人来美国。”伍宝玲说,这时候来的不仅是年轻男人,还有妇女,他们在这里成家立业,习惯了美国的生活。“每种文化又都有自己的移民小区,语言也不成问题了。以纽约来说,在曼哈顿华埠以后,有了第二个华埠——在法拉盛,第三个华埠——布鲁克林八大道…”落地生根的华人移民会考虑养老和后事,1972年8月14日,人瑞中心应时而生,其后一年纽约市老人局成立。中心于1987年在上州觅得墓园,为愿意落地做“美国魂”的老人未雨绸缪安排身后地。

  对于一些不愿离开华人小区,看重文化归属感的耆老,人瑞中心是他们“一站式”服务的据点。伍宝玲表示,华人重视家庭,来美辛苦打拼,无非为了下一代受更好的教育,过更好的生活。“他们牺牲很大,不是专业人员,没有各种license(执照),只能做劳工。对下一代的‘前途’和‘钱途’投资很大。打开华文报纸,很多做广告的医生、律师,都是华人二代。”子女有子女的生活和家庭,代际之间因语言、文化、饮食等方面的差异,不能很好沟通。加上他们辛苦工作一天,下班也没空跟父母聊天。“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孝顺,他们愿意接父母一起住。但老人生活好,心灵寂寞。”有人瑞中心的会员宁愿不去住孩子在长岛的大房子,为了来往方便,在附近申请住房。

  就近年大陆老龄移民的增多,伍宝玲表示,现在来的老人情况又有不同。有的比较有钱,在国内坐拥房产或是专业人士。有的移民过来已经年纪较大,或是在中国国内退休。新形势下又对耆老服务提出新的要求。

  赚多赚少 服务照样不落下

  有从事二十多年老人服务的社工表示,以前帮耆老申请低收入福利,先要做通思想工作。“华人怕丢脸,宁愿饿死也不要补助。有的耆老申请家人移民,需做经济担保,拿救济怎可担保?”现如今华社对申请低收入补助SSI和俗称白卡的低收入医疗保险Medicaid(加州称Medi-Cal)再无思想障碍,因为白卡“好处多”。

  来自中国辽宁的大林,为母亲选的是一家中国大陆会员为主、说普通话的日托中心。在新兴的华人小区中大量这类机构让他挑花了眼。他了解到,按纽约州2016年的标准,成人日托每个老人每日收费64元,在纽约市高有80元一天者,都是州府白卡项目透过保险公司的长期护理险发放。一些业者每天给老人20元礼金或购物券作回扣,换取签字承认接受过没有接受的服务;或者给新会员发几百元奖励鼓励转会。有的白卡老人到市府拨款的传统老人中心接受服务,又到发钱的日托中心拿钱。“感觉上现在(日托中心,编者加)走得有点急,有点乱。”他表示,母亲去的那家愿意花钱投入服务。具体日托费他没透露,只说“他们赚多赚少我不管,至少要羊毛出在羊身上,真的给老人家付出”。

  对此一现象,“夕阳红”的张伦直言,他们中心一直坚持在服务上下功夫。“夕阳红立意培养一股正气,不用铜臭污染这个行业,不用钱吸引老人,让老人心灵清净,也是关爱他们的健康。”

  而作为市府拨款的传统老人中心,伍宝玲表示,他们在多年经费紧张条件下,都坚持保证质量,并开拓新服务。“老人局也一直在跟我们探讨:如何维持全市200多家传统老人中心的会员人数?经费少,一些地方服务变差,会员流失,怎么应对?”伍宝玲说,为每年获得拨款他们都须统计人数,人瑞中心2016年注册会员6000多。市府拨款以“案例(case)”为基础。社工帮老人申请房子等福利,一个人一小时算一例。她坦率说,“这样积累案例很辛苦,很多社工不愿做。”英文班,一班几十个学生,上两小时才算一例,她直呼“很惨”。而功夫、扇子舞等健身班,无论多少时间,一班十个人,就算十例。

  另外“按人头计”的项目还有团体饭(Congregate Meals)。一个人吃一餐算一例,每天300人同吃算300例。局方给的餐费是2.45元一例(一人),老人乐捐0.5元。中心每周每人提供六餐饭,星期五堂吃一份,拿回家一份周末吃。团体饭等项目获得的拨款,被中心拿来平衡预算,用来补贴社工的人工、送餐上门等项目经费。送餐上门(Meals-on-Wheels),老人局给6.15元一例(一人),包括食物、交通和各种杂费。伍宝玲说,这个项目要雇两个司机两部车,送餐区域覆盖华埠和下东城。“司机的待遇、健保,车辆油费、维护费和保险费,都需要支出。而人瑞中心食堂员工帮忙买菜、做饭,我本人作为项目会计,都还是无偿劳动。”为了节约成本,买菜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几家,一些小区商家提供敬老折扣价,让她很感激。

  因为亏本,很多老人中心不再送餐上门。伍宝玲说,“人家不做我还做。其他族裔的老人,意大利人、荷兰人、西班牙裔……愿意接受中餐的,我也送。”2016年度,人瑞中心通过团体饭和送餐上门发餐139500份。

  伍宝玲表示,市老人局对人瑞中心实则关爱有加,历年来累计拨款100万元。“我们的第一笔经费来自纽约州耆老社会服务费6万元,用来发主任、社工和秘书这三个全职雇员的人工都不够。只能提供一般性社会服务。”而通过家访和养老院实地考察的伍宝玲很快对单纯社会服务不满意。纽约市老人局1973年成立,接管耆老服务经费策划后,伍宝玲频频要求经费,局方第一笔拨款即发给人瑞中心。

  “三张办公桌”时期的伍宝玲这么对老人局说,“我要三样东西。第一,要地方,这样老人可以过来社交,我们也可以举办移民、法律、健康、心理、房屋、医药等各种专家讲座。第二,要人才,工作人员不能单纯填表,还要中英文兼通,能提供专业服务。因为不懂得政策,很容易吃亏,错过老人该有的福利。第三要钱,请人、租地方,做服务,都要钱。”老人局摊牌,归根结底你要的这三样,就是钱、钱、钱,可我们没钱。伍宝玲说:“你是我们的资助机构,你们要去找钱。”40多年来,在老人局支持下人瑞中心服务不间断,尽管仍需通过筹款等方式补足缺口。人瑞中心的宗旨不变:老人60岁可注册,不问身分和有无白卡,正如其英文名Open Door Senior Center寓示,向所有老人开放。

              老人们跳扇子舞。(美国《世界日报》)

  一视同仁 真心回馈老人

  一些日托中心只收“白卡老人”的做法的确已引起不同老人群体之间的矛盾。一些老移民说:我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每年交税,退休后拿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俗称“红蓝卡”),不涵盖长期护理福利;但初来乍到的新移民老人,没在美国工作一天,却每月两次拿SSI支票,金额跟我的社安退休金差不多,还有白卡帮他们支付日托所、养老院等长期护理费,“真的不公平”。

  用心服务的业者听到老人们的呼声。“帝国”负责人张宝利表示,他们正考虑建构一个为所有老人服务的体系。近期与非营利的法拉盛华人小区中心(简称“华社”)合并完成后,将对愿意来参加日间活动的老人一视同仁。“不管是白卡、红蓝卡,还是其他老人,都可以来。”张宝利介绍说,华社租用的锦国会馆与“帝国”毗邻,两者合并后,可同时容纳六七百人一起活动。会馆内不仅包括老人服务,还有儿童课后班、成人职业培训等。两大机构强强连手,服务项目在经费上可左右逢源,无白卡、也未自购长期护理险的老人,“象征性交点钱,比如一元两元,就可来吃午饭;如果计算机班或什么课程有多余名额,交个一元两元,也能来上一堂课。”

  也有业者考虑组织行业协会,抵制包括利诱老人、滥用白卡福利在内的不良风气。“和美康”的吴先生等人说,他们有几个中心之间沟通过,希望大家能统一口径,对保险公司和监管部门发声,让行业走到正轨上来。

  “夕阳红”的张伦表示,服务是根本,用心良好的业者终究会站稳。他刚刚为毕老太太的生日宴忙碌,又抽身将一名老人送进看诊室。中心提供中西医义诊,驻诊的高医师悉心听取老人主诉,建议找有针灸执照的理疗师扎针,并开出中药药方,建议服用后看效果再换方子。张伦在一边实时了解老人状况,一边表示中心维护老人健康责无旁贷。

  慎选提供方 晚年更安稳

  董龙光还记得,自己刚刚到“帝国”才四天,一次上厕所竟尿血。医疗经验丰富的中心主任George许先生二话不说,马上打了911。“我说不用,回家休息休息就好。他说不行,还开车到我家接上我太太,一起跟到医院。在急诊室,我被尿路堵塞折腾得痛苦万分,多亏许先生整整陪了我四个小时,在他跟医护人员和保险公司不断的沟通下,急诊室很快就把我推进了病房。”董龙光说,他一个英文不好的老人家,若非许先生帮忙,不可能那么快送进通常需要排候十几小时的病房。许主任还接连到医院看望,送饭,后来又亲自到医院为他办理出院手续,他返家后又天天电话问询。“中心领导待老人胜似亲人,我儿子都做不到这样。”

  董龙光说,有的会员“选福利”,他首先是“选领导”。他最终选择帝国成人日间护理中心,是看中管理者和服务人员对待老人浓烈的爱心。“帝国”主管许先生夫妇一天到晚泡在中心,待老人像家人一样,不像以前去过的中心,待了很久都不知领导是谁。年纪大了说不定哪天有个三长两短,儿女都忙,就需要找个贴心人。像许先生夫妇这样让老人有个依靠,心里就踏实多了。

  “和美康”的管理团队年轻精干,被老人亲切唤作“帅哥”的吴主任,会跟正要开始上计算机课的老人家开玩笑,蹲在老人脚边取起靠在椅腿的雨伞,而不让老人起身。他指着开过午饭的厨房说,他们聘请的厨房人员,都拥有社工牌照。据悉,对于成人日托这并非硬性规定,只有日间健康照顾设施才必须聘请社工、护理人员及理疗师。高质量的服务水平赢得信任,吴说,有15家保险公司跟他们签约,“在华人小区,我们拿的保险公司合同应该是较多的了。”

  大林说,在纽约和新泽西的一些韩裔日托中心里,也听说有用“全勤率”送老人购物券,为鼓励“转会”而发现金。“有些老人像被宠坏的老小孩,以白卡资本讨价还价,给保险公司打个电话,第二天就从这家转那家。”他对母亲说:“别折腾,现在这家对你好,就踏踏实实待下来。”他听说有的老人用了太多白卡福利,到真正需要用的地方,却已把福利耗尽。“现在外面纷传很多,真真假假,总之老人家别贪小便宜吃大亏。”

  想了解更多移民经验网的资讯,请访问: 移民经验

本文来源:https://yimin.liuxue86.com/y/3077212.html
延伸阅读
移民美国的人肯定会遇到申请表格填写等问题,那么这个表格该怎么填写呢?想必是不少出国人士比较关心的问题,和出国留学网一起来看看2020美国移民申请表填写指南,欢迎阅读。表格填写每年移
2020-07-06
大家都知道英国社会福利全面,各种保险都有,那么新移民刚去英国,需要买保险吗?出国留学网的小编和大家来说说2020年英国移民保险购买指南。英国常见的保险一、LifeCover(人身险
2020-06-29
移民美国生活,有很多个城市可以选择,但是各项福利好,让大家都满意的其实也就是那几个,出国留学网的小编来和大家说说2020年美国移民报税各州要求一览表。三个移民最多的州据CNNMon
2020-06-18
大马作为热门的移民国家,经济发达生活实惠,很多人都想着能去大马养老,办理大马移民的流程是怎么样的?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做的2020年马来西亚移民申请流程一览表。一、资料准备(一)申请人
2020-06-04
新西兰位于大洋洲,领土面积较大,拥有很优美的自然环境,居民幸福指数较高。今天,出国留学网小编详细介绍了新西兰商科移民条件,希望能起到有用的帮助。一、费用规划到这边读书深造,首先考虑
2020-06-02
加拿大的移民生活福利多,优势多,想要移民加拿大生活的移民者非常多,当成功移民后,要怎么才能尽快适应加拿大的移民生活呢?出国留学网为大家带来移民加拿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加拿大生活是
2020-04-15
澳洲的移民生活中,养老保险和缴纳税费占据很重要的比例,刚登陆澳洲的移民,要怎么才能将这两件事处理好呢?出国留学网的小编来和大家详细介绍。澳洲移民生活税务攻略知识点1:全年收入即使是
2018-07-25
葡萄牙移民很大的一个优势就是社会福利好,其中养老福利更加诱人,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今天和大家说说葡萄牙养老移民福利一览表。1、享受公立教育,与英美学院接轨,教育资源更好成为葡萄牙公民之
2019-01-21
移民美国生活,有很多个城市可以选择,但是各项福利好,让大家都满意的其实也就是那几个,出国留学网的小编来和大家说说美国哪些城市好,在这些城市生活应该怎么报税。三个移民最多的州据CNN
2018-08-15
通过投资移民去美国生活,是所有移民方式中通过率比较高的一种方式,要怎么顺利申请美国投资移民呢?这些事情是你非常需要注意的,出国留学网的小编带你认真往下看。投资移民条件1.申请人必须
201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