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资料该不该公开,是竞争局(Competition Bureau)和多伦多地产局(Toronto Real Estate Board)之间,长达一年多诉讼的关键。竞争局期望公众可以登入地产局旗下的计算机盘(Multiple Listing Service)了解市况,地产局则坚持资料是机密。
7月下旬,加拿大最高法院决定将争议交由“联邦竞争委员会”安排新听证会辩论,意味竞争局和地产局,要继续为应否公开物业成交资料唇枪舌剑。
住宅物业售价数据现时是地产局的财产,买卖双方委托经纪,可以查询有关物业成交价,但公众不可以索取有关资料。
地产局认为,他们付费建立和维系计算机盘,外界不应不费分毫,就免费取得有关信息,情况就等于外界不能为了降低电话费,要求贝尔电讯(Bell Canada)让公众免费使用网络一样。
多伦多地产局认为根据私隐法例,未经买卖双方同意下,物业成交价不能公开。案件去年闹上法院,全因为竞争局认为,地产局根本没有其他竞争对手,所以“不能公开”理论不成立。
案件其后上交联邦上诉法院,法官去年底将案件发还竞争事务审裁处审理。直至前一周,最高法院又将案件,交由联邦竞争委员会安排听证会辩论。经过一年多、耗掉数百万元审讯后,又重回原点,预料年内又会有另一场听证会。
令人疑惑的是,为何联邦隐私专员(Privacy Commissioner)没有挺身而出表明立场,令双方可能达成协议。较早前,隐私专员其实曾透露,物业成交价是私隐,地产代理未经业主同意,不能公开物业售价。
一些专家经常被问及另一私隐问题:准买家参观单位时,能否拍摄卖家屋内的设备。个人认为,卖家邀请准买家入屋参观,等于同意可以同时参观屋内设备,所以当准买家想拍照,靠近一点看到底会买下什么东西时,卖家不应投诉。
虽然外界有很多信息,但民众想自行买卖住宅单位,其实仍不大容易。小心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