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社区

目录

台湾移民心得

字典 |

2015-09-22 16:04

|

【 liuxue86.com - 移民生活 】

  很多到台湾旅游的游客都觉得台湾挺好的,美食美景,当地人友善好客而且很有礼貌。但是在台湾长期生活或移民台湾之后的心得会不会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台湾移民心得相关资讯,供大家参阅。

台湾移民心得

  台湾民众对大陆民众印象普遍不佳

  此处的大陆民众,既包括赴台参加学术活动的大陆学者、也包括在台就学的陆生,还包括每日进出台湾的大陆普通民众。

  首先是有个别大陆学者在台交流期间,大言不惭,说什么要是条件准许,他/她第一个移民台湾。然而,台湾学者却把这种德行当成教育台湾学生的反 面教材。尽管这是个人好恶选择的问题,但作为一个两岸交流的使者,应当清楚自己的历史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一味的把自身利益置于整体利益之上,不然一定会为 社会正义力量所不容。

  其次是大陆学生,赴台学习是促成两岸青年交流的有益机会,除了本身的学习之外,还应利用相处的日子多加互动和瞭解,以期化解两岸青年之间一些 误解和隔阂。可是,有许多陆生特别是短期交换生,认为赴台机会难得,一定得挤出时间将台湾“玩透透”、“走透透”和“吃透透”,殊不知给台湾的学生和民众 形塑出一种“不学无术、好吃贪玩”的负面印象;倘若一些有学习劲头的陆生不愿随波逐流,反倒是被台湾师生视为“异类”,真可谓是将两岸交流本末倒置、挥霍 了无尽的珍贵机会。

  再次是普通大陆民众。平心而论,能赴台旅游的大陆民众应当算是大陆的中产阶层,代表着一定社会地位和社会水准。可一到台湾,各种不懂礼貌、不 讲秩序、大声喧哗的事例随处可见,大陆优秀文化的颜面尽失。加之四处抢购、淘金等财大气粗的社会陋习也被暴露无遗,实在让人为之汗颜。

  三大群体给台湾民众留下的印象不言而喻,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该是博采众长自力更生的生力军,唯有如此两岸交流才方可达到实质上的进步。

  大陆民众的“次国民”待遇

  时常有朋友和学生向笔者反映说他们经常受到“台独”或具有“台独”倾向学生或民众的不正常对待,这从彼此的交流氛围和热情程度中完全能够感受 得出来。比如一位来自中国大陆和一位来自日本的学生一起外出就餐,在未表明身份之前,老板一定都是一视同仁的对待,可在说明来路之后,老板的神情和言语明 显与之前有所差别,即对中国大陆的学生较为冷淡,而对日本学生却相对热情。诸如此类,屡见不鲜。

  笔者认为,导致台湾民众对大陆民众持有“次国民”待遇心态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历史印记一时间还难以抹去,由于许多民众都是因战火的牵连而 渡海落脚台湾,这种背井离乡、被迫移居的滋味还依然存在。加之,蒋介石集团刚落脚台湾时又采取了非常手段镇压民众,由此引发诸多流血事件。自然而然,由对 蒋介石威权统治的仇恨被扩展到整个中国大陆,并伴随着反攻教育的逐渐深入民众脑海而与日俱增。特别又是在当前台湾日益被边缘化、被架空化的情势下,表现得 更为强烈。

  二是意识形态从中作祟。众所周知,两岸之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分离分治,两岸之间显然存在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公民素养和社会文化,尤其是在自 由、民主被视为普世价值的今天,民主、自由已深入台湾民众的骨髓,对于不同阵营近乎敌对的心理特别突出。他们一味地将民主、自由的大刀作为衡量一个人抑或 一个社会好坏的唯一标准,甚至不惜斩断血浓于水的亲情。

  台湾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色彩

  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到过台湾的大陆民众应该都深有感触。在台生活期间,最为常见的便是对自身地域的称谓问题。绝大部分民众都将中国大陆称为 中国的现象习以为常,与其说是想表明两岸的区别,倒不如说是台湾本身主体性意识的外在表现,因而很少有人将之称呼为中国大陆抑或是内地等较为和善的辞汇。 或许用“中国”和“台湾”两个不同名词定义两岸关系的现状,不易造成国际社会对两岸的误解,可是这样一来,似乎给外界的印象是台湾跟中国(大陆)没有太大 瓜葛,但事实又并非如此,故这样一种区别显然无助于两岸各种交流与互动。

  虽然有人会辩解说这只是属于“地理学”的范畴,但笔者认为这只是自以为是或自我安慰罢了,因为两岸之间的疏离以及台湾主体意识的塑造就是从社 会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中体现出来的,容不得半点忽视。事实上,无论是台湾官方还是民间,用“中国”称呼大陆,以“台湾”自诩,都是国别上的作为。尽管有 人会不太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心里都有个最大共识,即我(们)是谁抑或他/她(们)是谁?答案不言自明。又诸如,台湾在其“护照”和其官方网站为“ROC”加注“ROC”(Taiwan),笔者认为这个Taiwan的注脚一定不是明指“宪法”条款中所规定的自由地区,而是暗喻所谓的“中华民国就是 台湾”,“中华民国”只是作为台湾的一个代名词而已。由此一来,台湾官方的用意十分明显,欲想表达的含义已尽人皆知。纵然国民党被视为“和中”蓝军,但其 当局在私下使用“中国”称呼大陆、以“台湾”自称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他们在媒体上的称呼只是故作姿态,以向大陆示好,实际上却是说一套做一套。

  台湾教育体系中的“独化”和“偏见”诱导

  学校既是孵化社会人才的最佳摇篮,也是培养社会良好公民的重要管道,所以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如何教育以及教育什么,对形塑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文化和公民素质可谓是至关重要,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又表现尤为明显。自上世纪末以来,台湾教科书上的“独化”意识就逐渐深入其中,并不断影响着台湾好几代人 乃至未来走向。不仅大量删减与中国历史文化的渊源,而且还增加了众多的本土性内容,不得不说这在陈水扁执政期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

  就目前而言,尽管国民党重新执政也五个年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也得以确立,可是在教育体系中回归中国本位主义的改革似乎仍旧无动于 衷,完全看不出有想要调整的迹象,反而采取了近似一种默许、纵容和随从的态度。这应该也可以被视为其不愿与中国大陆建立互信、一再回避政治协商的主要缘 由。

  此外,老师自觉不自觉的引导作用也是重要原因。无论受什么的教育,老师都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导师,故老师的潜意识对锻造什么样的学生无 疑也举足轻重。台湾高校尤其以政治学类为主的科系,对中国大陆的偏见十分严重。他们大部分都以所谓的台湾民主自由成就为荣,以贬斥和丑化大陆专制独裁为主 要指责对象,甚至还有不少学者竟在大众场合公然对大陆破口谩骂,其鄙视对岸的程度可见一斑。显而易见,这似乎完全无助于两岸之间的教育交流。

  最为重要的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陆生已难以避免的成为台湾老师攻击中国大陆霸权政治的箭靶。尽管有学生据理力争,可台湾老师和学生似乎不 太愿意领情,以平常、平等的姿态促进双方的瞭解和认知,盲目排外。另外,他们还把中国大陆当作是现代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逆流和反例,强调台湾主体性的重要 性。时间一长,此种“偏见”遂变异成了“独化”,其毒液已侵袭台湾教育体系多年。就笔者观察可知,其势必将继续有所扩大;换言之,台湾教育体系的现状似乎 已成为了两岸交往中最易引爆的不定时炸弹。

  外省人国家认同的“趋独化”

  一般而言,作为自大陆迁徙到台湾的外省人比起本省人似乎更具有中国情结。根据笔者在台期间的考察和访谈,除了已近耄耋之年的老者外,外省籍二代、三代的中国意识和中国情愫似乎已大不如昔,几近荡然无存,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与本省人几乎无异。

  一是外省籍二代的思想意识形态变迁。其中大部分人都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左右,也就是距两岸正式分开为时不远的时期。然而,他们意识形态的变 迁正是随着两岸现实越走越远而与上辈相去甚远。他们不仅不自称是中国人,反而有时比本省人更厌恶和反感中国大陆。诸如在去年台湾外事主管部门举办的一场研 习营上,一位学生起立发问:为什么中国大陆声称钓鱼岛是中国的,台湾也宣称其是固有领土的一部分?这位所谓知名问题专家一闻是大陆口音,立马答曰:因为中 国认为台湾是她的一部分,所以钓鱼岛也就是她的一部分。先不论这位学者(外省人)的学术道德操守何如,但至少可以说明他对中国大陆的态度是极为不友好的。 也就是说,当前社会中,四大族群似乎已融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粘合体了,所谓外省人已蜕变成了本省人的备胎,根本不认同中国,反而还故意刁难大陆民众。凡此 种种,不足为奇。此外,有研究进一步指出:实际上,在台湾各大族群中,相对而言,外省人反而比本省人、客家人和原住民更加强烈要求台湾尽快独立。如果不是 亲眼目睹,还真难以置信。由此推论,三代、四代外省人的国家认同“趋独化”亦就更为前卫和直白了。

  台湾青年一代的国族认同观

  青年昭示着未来,青年人中的主流价值观势必会成为主导社会发展变迁的突出对象乃至左右两岸关系进程的决定因素。当前,两岸青年交流正络绎不绝 的展开,这对于促进相互间的认识固然是有莫大好处,值得继续着重推进。不过,同样应该注意到,两岸青年之间的保守和消极的对话意向对化解两岸青年一代思想 意识形态中固有偏见和隔阂亦未必是件好事,反而增添了诸多变数,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巩固和深化蒙上了不少阴影。

  从与台湾青年一代接触过程中瞭解到,他们当中几乎无一例外都认同台湾本来就是一个“国家”,跟中国大陆没有任何政治牵连。中国大陆对他们而 言,不外乎顶多是被扣上了具有“不自由、不民主”帽子的、与台湾仅一水相隔的、强大好胜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其并没有多少关注和接近,进而也就谈不上什么中 国国族认同之类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台湾青年一代的国族认同观里,无不蕴藏对台湾作为一个事实“国家”的认同,亦对台湾主体性意识推崇备至。笔者曾访谈过 一些青年,十分诧异的是他们之中全然没有一位学生意识到“中华民国宪法”中规定的固有领土居然还涵盖了中国大陆,即便是被告知了真相,他们似乎也不太愿意 直面和接受事实,急忙划清界限的意图十分明显。本来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但他们始终不谈,绕开民族纽带,转而只问族群,为自己的认知开路。

  第二是他们的“国家危机意识”过度强烈。他们认为,是在于所谓中国大陆的打压和封杀才使得台湾在国际上差点无路可走,由此才造成了台湾深重的 “国家危机”。加之在当局的大力渲染台湾被孤立被边缘化的紧张氛围下,青年一代的“国家”责任感更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不知不觉中,台湾青年一代已成为挽救 所谓“国家危机”活生生的政治性工具。在众多国际场合,台湾青年斗志昂扬、费尽心思、拼死一搏也要为台湾(国家)发声的例子层出不穷。两岸在海外的青年社 团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气候也由来已久,真可谓是“汉贼不两立”的又一翻版,且比之前更为严重,激烈得多。

  第三是他们的“乡土热情”根深蒂固。正是由于在台湾主体性意识的灌输之下,乡土、草根文化才成为了他们至始至终的唯一和必然皈依。与台湾青年 多次交谈中发现,他们的乡土意识比任何群体都来得狂热和执着,追问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表态,虽然倒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从中完全可以体会和察觉到他们被类似 于“爱乡土”“爱台湾”选举口号毒害的阴影,他们完全不愿也不会让任何人踏进这片所谓的美丽净土,若有出现,他们似乎早已做好了誓死捍卫的准备。如此一 来,两岸青年一代共同的国族认同似乎已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逐渐淡出舞台。

  两岸青年交流的误区

  对于这一论点,可以从体制和组织两个方面说起。

  首先在体制方面。一是管理青年交流的部门设置不合理。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管理两岸青年交流事务一般皆挂靠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下面,顶多再加 一个括弧--港澳台办或大陆组。殊不知这样的安排被细腻的人看出了漏洞和破绽。将台港澳办或大陆组置于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之下,是否意味着两岸教育交流就升 级成了国际事务,两者显然都同属于这一范畴。或许,在中国大陆高校当中,设置相关部门主要是以精简机构和节约成本角度为主要考量,其本意或许仅仅只是想把 大陆学生与台港澳学生作一定区分,并无什么政治含义。可台湾却是刻意做的,故意要与之区隔。这样的结构安排,却没有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而有所调适,也因此 给教育交流主管部门和两岸学生都造成了误导。因为,他们可能会认为,这一举动是否意味着大陆间接承认和接受了台湾作为一个国际独立人格的合法性。笔者认 为,这一问题应予以相当重视和调整,或许两岸高校都应将之从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独立出来自成一体,免得给两岸青年交流落下病根,否则后患无穷。

  二是两岸青年交流的配套措施不完善。比如台生广泛关注的生活设备和社会各方面便利的问题都未作出规定,有台生反应他们在大陆的学习和日常中所遇到了种种问 题(如来大陆短期交流台生并不能享受到学生优待,交通和其他地方都不打折),希望得以正视和纠正。对两岸教育主管单位的不作为行为,感到非常无奈。在权益 方面,两岸青年在各自的对岸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次国民”待遇,例如关切到陆生利益的“三限六不”等政策都还未有放开的可能。如果说这种“次国民”心态是由 政治考量造成的,那么陆生与台生强化各自的国族认同也是由其不平等待遇下催化出的苦果。

  其次在组织方面。无论两岸何地何校,“台生同学会”“陆生同学会”等各种社团都开始陆陆续续建立,可这种社团的建立也就意味着类似于“小团体 主义”的诞生,团体与团体之间必然有相异的价值、文化和活动。久而久之,各自都找到了各自的归属。尽管身处异乡,本应该入乡随俗、结识更多当地朋友、瞭解 当地历史文化的事情,却被组织文化打消了其交流动机。陆生与陆生、台生与台生,两两“各自为政”,随着时间推移,距离感也就愈来愈明显和强烈,这似乎又给 两岸青年交流造成了彼此间更多的矛盾和不同。

  台湾软实力武器的强大攻势

  当今世界,软实力的强弱往往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杆。毋庸置疑,在两岸软实力较劲中,台湾显然略胜一筹。大致可以从如下 两个维度来表述:首先是文化软实力,撇开政治中的民主自由成分不说,就单纯的社会文化而言,台湾的确有许多值得让大陆学习借鉴的地方,其中包括大家所熟知 的台湾人很懂礼貌、讲究秩序,街道乾净、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等等,这似乎已成为台湾在两岸博弈中最具有话语权的地方,且在开放大潮中一直扮演着相当重要的 角色,更可被理解为台湾最为硕大和坚固的保护伞。台湾以软实力吸引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不仅可以使之饱览优美的自然风光,亦能够让之感受到良好的社会文化, 以期博得和增强大陆居民对台湾的好感,并借此来对大陆进行心理战的反攻。较之于台湾,大陆显然不能相提并论。尽管旅游业也正欣欣向荣,生命力十分顽强,可 单靠硬体设施来拉抬,端不出让人回味无穷的牛肉。两岸旅游的区别在于,台湾居民前往大陆只图观赏自然风光,而大陆居民渡海台湾不仅仅是游览胜地,更多地是 注重对台湾社会的享受。人员往来次数亦有相当大的落差,台湾居民以抱着来一次就不再来了心态的人居多,跟大陆居民的意念形成鲜明反差。刨根问底,还是要归 结于两岸之间软实力过于悬殊。大陆没有足够吸引力,在这一环节就显得十分吃亏,因为没有强大的文化向心力,互动自然不那么频繁和热络。易言之,聚合离散倾 向逐渐浮出水面。

  第二便是对网路等软实力的运用。这一方面,或许大陆的网路较台湾更为发达,主要在于公共舆论平台的数目似乎比台湾多了好几倍,一如Blog、 Weibo、QQ、Weixin等网路软体,给民众提供了大量的资讯传输载体。然在对其的应用上,台湾似乎又占据上风,不仅台湾旅游部门在大陆相继开通 Weibo以此行销,连台湾政治人物也不甘示弱,为拓展人气,亦争相登陆建立网路根据地,且产生了较好收益。尤其又以“台湾自由行”(Weibo)这类性 质的虚拟实体最为典型。对大陆民众产生了莫大诱惑,受众面几乎是无孔不入,粉丝(Fans)已多达好几百万,互动频率也相当高。由此可见,通过网路手段和 途径,将台湾软实力文化植入大陆内部,已取得不少功效,这股势力和影响力实在不容小觑。反观大陆,似乎一筹莫展,明显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值得我们深刻反 思。

  双方对“两岸专才”的重视和培养程度不同

  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战略的布局以及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对岸的竞争与合作,而“两岸专才”又好比是足球场上的教练员,指挥着球员的运作。依 照比赛规则和传统惯例,再好的球队和球员也需要有一名久经沙场和统揽全队的优秀教练,才能战胜一支支劲旅球队,拿到最后的总冠军。两岸交流亦是如此,对 “两岸专才”的培养是相互之间都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若是一步不慎,大有酿成全盘皆输的可能。大陆方面:尤其是近年来,加大了对“两岸专才”培养的力度, 学科齐备、师资雄厚、相互协调发展,已形成了多个培养两岸事务高阶人才的阵地,这应当是值得可喜的一面。可是对“两岸专才”能否做到“专才专用”,还有待 引起相当重视,目前状况似乎有些不尽人意。许多“两岸专才”因现实条件纷纷转行、大量流失,此方面需要继续完善和加强。

  台湾方面似乎更加懂得未雨绸缪,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将当局、企业和公民个人仅仅联系在一起,貌似已形成了长远而坚固的产业链。其 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形成当局搭台、财团支助、学员唱戏的培养模式。也就是说,为了造就培养“两岸专才”的浓厚氛围和吸引有兴趣的学员参与,由当局 出面,邀请两岸问题专家学者对学员进行专业培训,而这其中又因有财团的支持,故学员不仅可以享受到免费的资源和服务,还能够培养出对两岸事务的志趣,从而 立志于对两岸问题的研究;二是形成海内外“两岸专才”互动和对话机制,要完成该项目,不难看出,需要一个暗含条件,即应具有一定外语水准,只有在没有过多 语言障碍的前提下,相互沟通起来才会更加顺畅。台湾一方的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上尽量多使用英文原着,以培养专才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亦能把握到海外两岸 事务研究的最新动态,可谓是一箭双雕;在活动上创造各种机会和增加补贴,极力鼓励学员践行“走出去”路线,培养专才的国际观和国际视野,放眼全球更能居高 临下。三是采取深入敌营、探清虚实策略,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随着两岸各种关系的逐渐松绑,自然为两岸交流扫除了不少限制,各式各样的交流管道的相继建 立,比如开放台生登陆就学抑或是短期交流。也就是说,透过多种路径的开放为台湾的“两岸专才”就地蹲点、进行田野调查、收集一线材料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搭 建了可贵的平台。当然,这样的大好时机,台湾一定不会视而不见、使之擦身而过。

  两岸民众价值取向的变化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所指的两岸民众特指参与两岸交流和互动的大陆民众和台湾民众。台湾一方以台商、台生及登陆旅游的台籍居民为主体;大陆 一方面主要包括陆生、陆商和赴台旅游的大陆居民。曾有一位在大陆高校就读的台生撰文指出,台生和台商的台湾主体性意识,经在大陆生活一段时间后,不降反 升。笔者认为,尽管其真实性有待进一步考究,但至少这表达出了一种现象,即台生和台商两部分群体在亲身体验后,不仅对大陆不喜好,反而对台湾认同的日渐升 高,这似乎有悖于两岸交往的常理,但似乎又是势所必然。有以下几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如前所述大陆对台生“不正常”的待遇,或多或少会增加台生的不 平衡心态,进而萌生出离散倾向;第二、随着两岸交流渐次进入深水区,经济摩擦甚至冲突势必在所难免,对台商企业的各种优待似乎已接近于饱和。这也就是说, 政策倾斜的相对减少,台商企业的获利也就相对减少了,获利的相对减少,也就会影响到投资激情的降温。加上本身对大陆社会文化依赖性的不强,“向南迁移”似 乎成了他们下一个的目的地;第三、大陆软实力的薄弱,欠缺与市场经济和普世价值相配套的社会文化体系,不能得到台生和台商的拥护和支持,也就不能建构出强 大的文化认同感。而作为社会结构下的行为主体,找到自身的社会归属似乎又是一种天性,故不得不在我者与他者中进行抉择。

  大陆一方:也呈现出一种对台认同“不降反升”的态势。普遍认为,去了台湾的大陆民众或是陆生通过亲身体验、四处走访,均感受到了与大陆几乎迥 异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和公民素质,他们不仅不排斥,反是更加喜欢和赞赏。因为先进文化可以超越政治分歧、社会对立而独立存在,对文化的认同常常取决个人 心理对求真求美的向往。因此,对落后地区的民众而言,当他/她短暂接触到先进的意识和物质后,高阶社会就会对其产生巨大的磁吸效应,其就更有强烈的渴望意 向,也就会更加认同先进地区的社会价值,此种现象实属正常。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现象对大陆来说并非完全都是消极影响,大陆正可以此压力转化为动 力,借助两岸交流的契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自身社会文化的软实力。

  扩展阅读:

  港澳人移民台湾"终于明白什么叫生活"

  台湾《联合报》报道,今年9月港澳申请到台居留达632人,是半年前的6倍。facebook上也出现“撤退到台湾”专页,号召港澳移民熟悉且友善的台湾。

  台“移民署”统计,去年港澳居民居留许可案件共3195人,较前年多740人。去年711人到台定居,也比前年多171人。今年9月申请到台居留人数,较半年前倍增,显示港澳移民台湾加温。

  台“移民署”解读这股新移民潮指出,9月申请居留许可创下新高,部分原因与台湾的大学开学有关,但港澳移民人数近年确实稳定成长。

  报道称,港媒近期也纷纷报道“香港再现移民潮”,港人再度聚焦生活环境高房价、高消费、难创业的苦闷,认为权益遭排挤,埋怨生活质量降低,移民话题因此备受讨论。

  Facebook“Evacuation to Taiwan”专页上月成立,命名直接点出港澳人需要“撤退”。专页上有许多介绍台湾的贴文,包括房地产状况、环境介绍、美食小吃、温馨故事等,呈现台湾的美好。

  有港人留言说,移民台湾后,即使工资只有在香港时的6成,但工时却也只有6成,居住费用也是6成,“终于明白什么叫生活!”

  移民到台超过20年的港人陈洁莲说,台湾有些事的确让人觉得很闷,但不少港澳老朋友的第二代,更不喜欢港澳的环境,宁愿选择到竞争力较低的台湾发展。

  代办移民的曾姓顾问指出,申请到台居留不等于移民,不过港澳人居留一年后,不少人决定在台定居,原因包括已熟悉环境、恋爱结婚等等。她表示,中产阶级港人也容易因为曾经旅游、文化和环境相似的缘故,比较喜欢退休后移民台湾,但正在打拼的年轻人不多,毕竟两地就业环境、薪资水平差距很大。

  推荐阅读:

  台湾移民条件

  台湾签证办理流程

  台湾移民需要多少钱

  >>>点击进入出国留学网移民栏目了解更多

  想了解更多移民生活网的资讯,请访问: 移民生活

本文来源:https://yimin.liuxue86.com/y/2575984.html
延伸阅读
移民葡萄牙生活是很多人向往的,因为这里的生活悠闲惬意,风景好,生活压力小。很多人担心真正去了葡萄牙生活会不适应,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今天就先和大家来说说葡萄牙日常的生活是怎样的。衣着:
2018-09-28
移民英国生活,与国内的生活肯定有很大的不同,新移民要了解清楚英国移民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和注意事项,这样才能不出错的更好的融入当地的生活,如果你不知道就和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018-09-28
澳洲是一个风景优美,优势福利非常多的国家,想要在澳洲生活,首先要知道澳洲的生活习惯和禁忌,了解清楚后就可以无所顾忌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啦,快和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衣着
2018-09-27
新移民登陆美国后,肯定会经历一段不适应的时期,不过没有关系的,只要了解一些美国当地的礼仪和禁忌,学会在美国生活的一些技巧,就会很容易适应啦,快和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美国移
2018-09-26
定居美国生活,是很多人向往的,这里的公民生活自由,思想开放,享受很多种社会福利。成功移民美国后要怎么解决住宿的问题呢?想要尽快适应移民生活,就来看出国留学网的小编提供的租房指南吧。
2018-09-25
众所周知,澳洲一直都是一个移民大国,每年都有很多人选择移民到澳洲。大家都觉得移民很难,其实并不。那么是移民到墨尔本好还是悉尼好呢?一起和出国留学网小编来了解下吧。气候环境单单从悉尼
2018-01-15
移民新加坡,不管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都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情,想知道新加坡移民有些什么好处吗?出国留学网的小编带你来看具体情况,新加坡生活指南了解一下。首先了解一下新加坡的生活优势
2018-06-25
移民分享:荷兰移民的真实生活
     移民到荷兰后,这些移民生活得如何呢?下面跟着出国移民网一起来看看荷兰移民分享的移民后的真实生活。  
2017-05-10
加拿大移民生活和国内相比有很大的区别,移民加拿大生活的保障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其中,对于生活的工作找寻是生活的根本,因此对于新移民者来说,我们的工作找寻需要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日前
2017-06-14
移民西班牙养老常识及移民优势分析
 移民西班牙什么地区养老金最高?移民西班牙后什么地区的养老金最高?根据西班牙就业和社保部的消息,2015年12月份西班牙的社保支出为八十三亿六千万欧元,比2014年同期增
2016-10-27